close


遊完皇宮區後,在嘟嘟車群中穿梭,好不容易才找到我們的嘟嘟車,雖然司機不在,腳酸的我還是馬上一屁股坐上車,等豆比爸去找司機回來。


司機回來,還是不放棄向我們推銷22號,22號店的小姐也拿著菜單過來。我們拿著旅遊書,將木房子餐廳的名字和地址,指給司機看,努力以英文表達,先到這家餐廳吃飯,再回飯店休息。



對司機而言,專程為了吃飯,又要從古蹟區拉回市區(其實大概只有五、六公里),下午再從市區拉回古蹟區,增加他的油耗量,感覺好像有一絲絲不情願,不過他態度還是不錯。


豆比爸說,這種機車很省油,加滿一缸,他可以作好幾天的生意。


司機沒聽過這家wood house餐廳,往市區出發前,司機忘了地址,又要求再看一次地址。這家餐廳位於Sivatha  St這條路的16號,而這條路是市區主要道路之一,對司機而言,應該蠻好找的。


這位司機,有一個很特別的習慣,每次當他的手機響起,他會繼續以右手操控機車,以左手拿手機,但是以「右耳」聽電話,很奇怪。每次,都是用右耳聽,左手得繞到右邊來,這樣很不順耶。


難道他的左耳拒聽電話???



沿路看到的當地小市集。


木房子餐廳,除了某導覽書有介紹外,在背包客棧、anyway等網路論壇裡,也有不少人提到,看起來好像還OK,另外,對大陸遊客而言,木房子的知名度似乎也蠻高的。有大陸遊客說,他每天都來吃這家。既然如此,我們就來吃吃看。


根據某導覽書說,「木房子是暹粒的著名中餐館,受當地人歡迎」「是不少遊客在暹粒的指定餐廳,包括中港台三地遊客皆大讚正宗,口碑甚佳」「不只得到當地人的青睞,中國人來到暹粒也大駕光臨」


照書所述,當地人應該也知道這家餐廳啊,但我們的司機,卻對這家餐廳很陌生,連地址都要看兩次,我在嘟嘟車上,嘟噥著向豆比爸抱怨這本書所述跟實際情形似乎不合。




豆比爸坐在車上,沿路拍下他感興趣的題材,但是這次租的這台40D,反應比較慢,對這種要快速拍下的,表現不理想。


行駛在林蔭大道上,有個地方,沿路有五、六家以上以鐵皮屋搭乘的畫廊,開放式地向路過人車,展示了許多顏色鮮豔、琳瑯滿目的畫作,豆比爸雖然按下好幾次快門,可惜這些畫廊照片都不清楚。



路上看到載滿人的貨車,車上有幾個人戴著口罩。


當地大多是泥土路,市區道路雖然狀況好些,但車輪也還是會把市外的泥土帶進來。我出發前,有考慮過要不要帶口罩,後來還是沒帶。


後來跟豆比爸實際體驗坐在嘟嘟車上的感覺,我覺得還好,沒口罩也沒關係,偶爾跟在大車後面,颳起風沙,稍微掩鼻個幾秒就好。


倒是眼鏡或太陽眼鏡可以考慮,避免沙子吹進眼睛,我的眼睛進沙了好幾次。


整個旅程,我們只有看過兩次有嘟嘟車乘客戴著口罩,都是黑髮的東方人,其中有一對年輕男女,都戴著醫療口罩,狀似正式,令我不禁莞爾。



這位可憐的仁兄,他的小紅機車壞了,在烈日下,炙熱的柏油路上,辛苦的推著小紅機車緩慢往前走。豆比爸看到時,似乎很慶幸自己安穩坐在奔馳的嘟嘟車上,還挺樂的,趕快拍下來。


在接下來的幾天,我們又在路上看見幾次類似的情形,豆比爸說,可能這裡的路面比較熱,或者有些路路況較差,輪胎比較容易出狀況。



在市區又看到一團白人團,坐著嘟嘟車,每車都還有編號。


我們兩年前跟團時,旅行社也有安排坐嘟嘟車,但只行駛在市區道路,只有感受到車水馬龍而已,沒有體驗到行駛在林蔭大道上的愜意。



選擇在市區餐廳用餐,好處是等於多了遊覽市區的行程。


司機在木房子餐廳前,將我們卸下,就走了,木房子餐廳的警衛,坐在椅子上一副無聊樣。我們前晚買水的商店,也有僱請警衛,可能賺錢的店都很怕被搶劫吧。



從這個看板上,可以看到許多經典中式菜色,水餃、煎餃、春捲、湯圓、蔥油餅、炸醬麵、肉絲麵、麻婆豆腐、蝦仁炒飯、魚香茄子、蔥爆雞丁、鐵板牛肉、糖醋蝦球等等。


導覽書上說,餐廳的蔥油餅頗受歡迎,非常香脆,值得一試。不過,我向來不喜歡吃麵粉類食物,對蔥油餅沒有什麼興趣。



我們入內,正在張望,一位狀似華人的年輕男子上前,可能是餐廳小開吧,用中文招呼我們,問我們要坐室內還是室外,我們選了室外,上圖就是室外位置,室內,則還要再往裡走。


上圖電視下方,有一群中國男子,圍坐在大圓桌旁,和這位餐廳小開以中文聊天,他們用大嗓門聊到從國外將日常生活用品進口到本地來,似乎是不錯的生意,有個男子大聲說,就這麼做吧,又說,可以賣給本地的華人啊,賺自己人的錢很好啊。


在這裡,華人是很會做生意的一群。


我們兩年前跟團的導遊,是華裔,印象中,她說從前她的家族,住在金邊,當年赤柬統治時,城市人口全被強制遷移到鄉下,導遊的家族,也被強制遷到鄉下一個集中營,裡面都是華人,有七、八千人,沒有食物,經歷一番屠殺、飢餓的劫難之後,這個集中營存活下來的人,不到十人,印象中,導遊說她當時年紀還小,帶著一個還是兩個弟妹,冒險穿越地雷區,穿過邊界,逃到泰國難民營,她整個家族,十幾個人,包括年老的祖父,全都死在這場劫難中。她在難民營學講中文,經過一番奮鬥後,努力成為導遊,扶養弟妹,改善生活。


大難不死的矮小女導遊照片(吳哥3-小吳哥的光影上)



木房子的菜單,是有中文的,還有照片,怪不得有大陸遊客每天都來。菜色約2-4美金不等,其實不便宜,這種觀光客餐廳,一般當地人大概不會來吃。



飲料價目表,價錢很驚人,讓人有想休克的感覺。一罐吳哥啤酒或可樂,要價1.5美金,不就將近台幣50元嗎!



我們簡單點了幾個菜,三菜一湯,總共花了12美金。菜都調理得太鹹,味道非常普通。




紫菜湯一端上來,我不禁傻眼,居然只有小小一碗,這小小一碗紫菜湯,就要2、3美金,架恐怖,不過,這紫菜湯跟家鄉的味道,真的是一模一樣。


只好安慰自己說,要進口紫菜到這裡來也不容易,所以這麼貴。



雖然味道普普,不過我還是PO較大的照片。



我們兩人在用餐時,從餐廳室內,走出一個日本團,成員都是上了年紀的日本老先生、老太太,日本團來柬埔寨吃中式料理,有點奇怪,而且這家店的料理,可能不太合日本人的口味。




略帶心痛的感覺,付了12美金後,我們走出餐廳,司機已經在馬路對面等我們,一看到我們,就開過來,正巧我們看到緊鄰餐廳旁的商店,有販賣帽子,經過上午的曝曬後,豆比爸已經發現帽子的重要,我們便請司機等我們一下。


在挑帽子時,司機也下車跟過來,還會幫忙出主意,說這頂比較好,豆比爸指給司機看,說司機建議的這頂帽子有個部位很髒。店裡出來招待的,是一位中年女店員,一開價,就是驚人的6美金,挖勒,我在木柵動物園前,跟小販買帽子時,大部分帽子,都只開價台幣100元,少數更好的帽子,也才開價台幣200元,這裡的帽子價,居然要跟木柵動物園價相比。


我們殺一半,說3美金,女店員連聲Nono,指著另一頂較醜的帽子,說這頂3美金可以,至於我們拿在手上的帽子,沒辦法接受3美金。


經過短暫的討價還價(十幾秒吧,因為我沒有殺價的耐性),價錢都殺不下來,我們兩人面面相覷,決定算了,放下帽子,轉身開步,往幾公尺外的嘟嘟車走。


我們可不是故意演戲,像某些殺價高手假裝要走,我們兩人是真的放棄,走了,沒想到,才走個兩、三步,那位女店員馬上在我們身後,叫著OKOK,3美金,頓時令我各種滋味湧上心頭。


最後,我們便以3美金,買了豆比爸的帽子,我覺得還是買貴了......不過,有帽子最重要。


這些情景,司機都看在眼裡,他可能覺得我們兩人是呆客。


在接下來的遊記中,一定會讓各位看到這頂3美金的帽子。

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豆比 的頭像
    豆比

    豆比媽的窩

    豆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