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
崩密列寺是最近一、二年才掃雷完畢的吳哥古寺廟,因為保持崩毀和林木盤據的原狀,吸引想體驗印地安那瓊斯探險樂趣的遊客前往。


因為距離較偏遠,旅行團是不會去的。我們兩人當然不會錯過,老早就把崩密列寺排入第四天的行程。事後證明,這的確是非到不可的景點,我們在崩密列寺的遊歷超讚超好玩的。


第四天早上,我們為了雇小客車到崩密列寺和女皇宮,向許多「單位」詢價。接機旅行社和飯店櫃臺,報的價都太貴了,我們在飯店前遇到一個當地人,他說他是日語導遊,他打電話找來一位司機(後來我們才發現原來他們兩人是親戚呢),談好價錢和行程,我們就出發了。


至於價錢呢,雖然我們有殺價,不過可能還是太高了,豆比爸一提出這個價錢,對方馬上就一口答應,肯定是出價太高了................


這位司機是華裔,長得就是華人臉,可是他並不會講華語,他的車子坐起來還蠻舒服的,冷氣強度也適中。



這位司機說,在前往崩密列寺的路上,會走一段高速公路,記得旅遊書上好像也有提到高速公路。


但是!!我從頭到尾都沒有發現任何長得像高速公路的路!!


司機說,既然我們要到崩密列寺,要不要順道到另外一個地方,他用英文提到一個地名,可是我們聽不懂,司機便叫我們找一下放在車後座的一本英文導覽書,找到後遞給他,他翻到那個地方後,再遞還給我們。


吳哥帝國曾經數次遷都,司機遊說的那個地方,是吳哥早期的一個首都,司機說,那裡的古蹟,很有埃及神廟的風味。


說實話,我有一點點心動,可是司機提的價錢太高了(你還嫌跑這趟賺不夠多啊),以及路途遙遠、可看性不確定等等因素,我們還是搖頭拒絕了。


我在後座還有找到一本英柬字典,用筆畫得密密麻麻的,司機先生好用功哦。



沿途有些小攤,司機問我們要不要,豆比爸隨口應聲,車子就緊急停在這個小攤前,歐巴桑小販捧著看起來像烤過的甘蔗的咚咚過來,與司機對話,司機幫我們買了一條,他說了一個價錢,車上的兩位觀光客(就是我們兩個啦),就乖乖掏錢付錢,不貴啦,是柬幣價,確切價錢我現在忘記了。


如上圖,這種食品,似乎是將糯米、加些豆子之類,塞進竹片裡,放在地上,以火燻烤燜熟。



吃的時候,將竹片撥開,裡面的糯米條就露出來。吃起來甜甜的,印象中,司機說這可能有加糖。


不過,不夠甜,對我而言,算是淡而無味。有興趣的人還是可以試試。



途中,經過一個「商店」,司機停下來,我以為他要買保特瓶裝的汽油,結果他買了些水和食物。


我們有看到兩、三部嘟嘟車載著遊客,也有少數背包客(也有女遊客)雇用機車坐後座,精神可嘉。如果只前往崩密列寺,我覺得來回的路況還勉強可以接受。


如果像我們,行程包括崩密列寺和女皇宮兩個點,我覺得一定要坐小客車,因為從崩密列寺前往女皇宮的路況,很惡劣,一路上下顛簸。


這位司機很喜歡談嘟嘟車如何如何危險,對遊客不安全,哪裡哪裡前幾天才剛發生嘟嘟車翻覆,遊客的腳被壓斷云云之類的事。


因為他是「小客車」司機嘛。


不過這五天,我們看過三、四場車禍,都是當地人發生的車禍,常常受傷的人痛苦的坐或躺在地上,其他人及看熱鬧的人圍著傷者和車輛,也不知如何是好。



沿途的屋子都是高腳屋,即使是正在新建中的房子也是,我猜測可能夏季暴雨時,有水患之虞,所以房子必須建成高腳屋形式。


聊天時,司機突然問,台灣現在每年接受多少金額的美援,我們楞了一下,向他確認他的問題後,忍住心中的不悅,向他解釋也許幾十年前曾經有過美援,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,台灣的人民是很勤勞的,經濟是繁榮有競爭力的。


他到底是從哪裡得來這種錯誤資訊?



沿途常看到紅土地,路旁的田看起來也光禿禿(2月初),不算是肥沃之地。相較之下,台灣真的是一片綠意繁盛、土地富饒。


司機說,古時候,這裡一年可以收成兩次,現在只能收成一次。


其實,根據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所述:「大抵一歲中可三四番收種,蓋四時常如五六月天,且不識霜雪故也。其地半年有雨,半年絶無。自四月至九月,每日下雨,午後方下。淡水洋中,水痕髙可七八丈,巨樹盡没,僅畱一杪耳。人家濵水而居者,皆移入山。後十月至三月,點雨絶無,洋中僅可通小舟,深處不過三五尺。人家又復移下耕種者,指至何時稲熟。是時,水可渰至何處,隨其地而播種之。耕不用牛,耒、耜、鎌、鋤之器,雖稍相類,而制自不同。又有一等野田,不種常生水,髙至一丈,而稻亦與之俱髙,想别一種也。但糞田及種蔬皆不用穢,嫌其不潔也。」


依周達觀所述,古吳哥時,一年可以收成三、四次。


在我看來,這是水利設施完善與否的差別。在古吳哥時,非常注重水利,興建水庫、修築渠道,後來逐漸荒廢,以致於農作收成受到影響,國力因而下降。



一路上,我們的車子開得非常快,豆比爸說,全程時速都有70公里以上,即便這樣,從市區開到崩密列寺,也花了一個小時半。如果是坐機車或嘟嘟車,一定需要更久的拉車時間。


開啊開,開到收過路費的地方,這條路,不是官方修築的,修路者向來往車輛收取過路費,不給錢,你就不要走這條路。


本來我們跟司機的代理人(他的親戚、那位日語導遊)談好過路費應該由司機負擔,但是他沒有將這點告訴司機,我們跟司機確認時,也少確認這一點。


所以,在這裡,就發生契約細節的認知歧異,不過,司機說,那還是請我們先拿錢出來,因為他身上沒有錢。


奇怪,剛剛司機自己買水、食物時,身上就有錢



我們不是會為了區區小錢,壞了遊興的人,既然要過路,豆比爸還是掏出等值美金,付了10000柬幣的過路費。


離開崩密列寺回程時,會再經過同地點,我們又付了一次過路費。


建路的人挺有生意頭腦的。



過了收費處,再走一段路,才會遇見崩密列寺的賣票處,買了票,還要繼續開一段路,才會到崩密列寺。


司機下車幫我們買票後,回來告訴我們,我們前面那部車的司機,說他的乘客打算遊完崩密列寺後,再順路前往那個吳哥早期首都,總之,司機不放棄繼續遊說我們。



拍得很暗的照片。


崩密列寺的門票,一人5美金。這部分當然是我們自己負擔。



我們坐的車。



崩密列寺的入口。


雖然有狀似管理的人員,但其實不檢查門票。


賣門票處設有柵欄,不花錢買門票的話,你的車子根本不可能開得進來。



隨便一個博物館級的古物,就這樣隨便散置在旁。啊,真想搬回家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豆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